亚洲与太平洋地区红土镍矿合作组织

服务热线

0574-81855160

微信二维码

一季度金川集团主营业务超额完成计划

发布时间:2022-04-25 点击数:4523

一季度,金川集团主营业务超额完成计划,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24亿元、同比增加144亿元,利税总额36.5亿元、同比增加13.9亿元,实现“开门红”,备受关注。


“今年我们已经生产了2000吨羰基产品,年底预计达到6800吨。”金川集团镍冶炼厂羰化冶金分厂副厂长罗世铭说。按照“三年三大步”发展要求,到“十四五”末,羰基产品实现10000吨以上的年产能。羰化冶金是继火法、湿法冶金技术后第三代气化冶金技术,具有工艺流程短、无“三废”排放、全流程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被认为是镍冶炼工艺及镍产品种类多样化重大突破口之一。

记者采访期间,金川集团镍冶炼厂熔铸车间“动静”不小,期待的目光投向新建成的一套侧吹熔池熔炼系统中试线。经过4个月调试测试,今年2月,侧吹(底吹)熔池熔炼中试线实现稳定运行,目前已完成侧吹“一步生产高镍锍”和侧吹生产镍阳极板试验研究,进入湿法电解系统测试阶段。一旦中试线同下游工艺调试契合,扩能改造计划将立即启动,彻底替代之前高耗能的反射炉工艺。


据负责人李智介绍,根据前期试验结果,使用新工艺浇筑的镍阳极板,可使每吨电解镍的耗电量减少200度,有效降低电解残极率,从而进一步降低电解镍加工成本。“侧吹(底吹)熔池熔炼中试线建设及处理镍原料生产工艺技术研究”项目是金川集团在传统镍冶炼工艺技术路线上的一大创新,也是金川持续优化传统工艺迈出的重要一步。多年来,金川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现有工艺进行技术革新,全尾砂废石膏体绿色充填、镍铜硫化矿冶炼“短流程”工艺、选矿精矿铜镍分选等攻关项目取得突破,镍、铜、钴及铂族金属综合回收率持续提升,其中镍阳极泥中铂钯铑铱绿色高效提取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金川集团“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将“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新突破”作为今后科技创新重点目标之一,2022年工艺优化类项目在集团科技攻关项目中占比33%,预计投入项目经费1.02亿元。依靠科技创新做精做优传统工艺,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让硫化镍资源向金川汇聚,成为全球典范,金川集团科技开发部副总经理陈大林称之为“增强金川话语权”。


新能源电池产业异军突起,金川硫酸镍、四氧化三钴、球形氢氧化镍、三元前驱体等产品迎来爆发式增长。今年进入春季后,3万吨新能源电子铜箔、10万吨三元前驱体二期、10万吨动力电池用硫酸镍溶液提升、东大滩300MW光伏发电等一批项目迎来开工建设潮。密集的新能源项目上马背后,是金川集团对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前景的敏感研判,以及前赴后继式的技术储备。


在原有电池材料产品基础上,金川陆续完成高电压掺杂四钴产品,高镍、高功率、低钴单晶方向三元前驱体,三元正极材料全系列,锰酸锂、镍氢电池正极材料等产品的研发量产,部分产品进入全球高端产业链。伴随着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金川一批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细分领域的专业型技术企业迅速成长。金川集团已拥有18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仅2021年就牵头完成45项国家、行业、企业技术标准的立项、审核与发布,参与8项国际行业标准的制修订,成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和国家标准研制创新示范基地。